OT(Open Top,开顶柜)集装箱因其顶部可敞开的设计,适合装载超高、超重或需顶部吊装的货物(如机械设备、钢结构、大型模具等),是海运特种柜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核心港口城市,南沙港、黄埔港等均支持开顶柜出口业务。本文将详细梳理广州OT开顶柜海运出口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助力企业高效完成运输。
结构特点
顶部无固定顶板,可通过防水帆布覆盖,方便吊装或叉车装卸;
箱门可拆卸,便于侧向装卸超宽货物;
标准尺寸为20英尺或40英尺,最大载重约28吨(需根据船公司规定确认)。
适用货物
高度超过普通集装箱限高的货物(如塔吊部件、风电设备);
需顶部吊装的重型机械(如挖掘机、注塑机);
不规则形状货物(如管道、钢结构框架)。
确认货物参数与配载方案
测量货物长、宽、高及重量,确保符合OT柜的承重和尺寸限制;
设计货物固定方案(如使用绑带、支架或木箱加固),防止运输中移位。
单证准备
基础文件:合同、发票、装箱单、报关委托书;
特殊文件:货物尺寸图/照片(用于船公司审核)、超限货物运输许可证(如货物超宽超重);
若含危险品(如机械附带燃油),需提供MSDS及危包证。
选择船公司与航线
优先选择提供OT柜服务的船公司(如COSCO、MSK、EMC),确认航线与船期;
超限货物需提前申请“特种柜运输”(部分航线可能加收附加费)。
提交订舱申请
向货代或船公司提供货物详细参数(尺寸、重量、装卸要求);
确认OT柜提柜地点(如广州南沙港码头或附近堆场)。
提柜检查
检查OT柜箱体是否完好,顶部帆布是否防水,箱内有无尖锐物;
记录集装箱号(Container No.)和封条号(Seal No.)。
装箱操作
场地装箱:适用于大型工厂,直接由吊机将货物装入集装箱;
码头装箱:若货物需在港口装柜,需提前预约码头吊装设备;
加固要求:货物底部垫防滑木架,四周用绑带固定,避免海运颠簸导致倾斜。
报关申报
通过“单一窗口”提交报关单,申报货物品名、HS编码(如机械设备一般为84章)、货值等;
超限货物需备注“特种柜运输”,并提供尺寸证明。
VGM申报
集装箱总重量(货物+箱体)需在装船前24小时提交至码头和船公司;
广州南沙港支持电子VGM系统,可通过码头地磅称重。
码头交柜
将已装箱的OT柜运输至码头指定区域,提交《设备交接单》(EIR)和《装货单》(S/O);
码头审核文件后安排装船。
装船操作
OT柜通常由码头岸吊或浮吊进行装载,需注意货物重心平衡;
装船后核对提单信息(如目的港、货物描述),确认提单类型(电放/正本)。
海运保险
建议投保“一切险”,覆盖货物在运输中的意外损坏、海水侵蚀等风险;
投保时需提供货物价值证明和装箱照片。
到港通知
船到港前,收货人需准备清关文件(如提单、发票、装箱单、进口许可证);
特种柜处理
目的港可能收取超限货物处理费(如吊装费、堆存费),需提前与收货人确认;
提货时检查封条完整性,核对货物状态。
费用控制
OT柜运费通常比普通柜高30%~50%,且可能加收超重费、超限费;
提前与货代确认ALL-IN价格(含THC、封条费、文件费等)。
时间规划
特种柜订舱需预留更多时间(建议提前2~3周),避免船期紧张;
广州南沙港提供“抵港直装”服务,可缩短货物在港停留时间。
风险防范
雨季运输需确保顶部帆布密封性,防止货物受潮;
选择有OT柜操作经验的货代,避免因装卸不当导致货损。
港口设施完善:南沙港配备专业吊装设备和特种柜堆场,支持高效作业;
政策便利:广州海关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缩短通关时间;
物流网络密集:珠三角制造业集中,便于整合陆运与海运资源。
OT开顶柜海运是解决大件货物出口难题的有效方案,但其操作复杂性和成本较高,需企业提前规划并与专业物流服务商紧密配合。广州凭借优越的港口条件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特种柜出口提供了可靠保障。建议企业在出口前充分了解流程细节,做好风险预案,确保货物安全高效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