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是全球重要的洛神花(又称玫瑰茄,英文名Roselle/Hibiscus sabdariffa)生产国之一,其花瓣与花萼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及饮品加工。然而,进口此类植物产品需严格遵守中尼两国的动植物检疫及食品安全法规。本文系统梳理从尼日利亚出口到中国清关所需的资质、文件及操作要点,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高效完成进口。
食品收货人备案:进口商需在属地海关办理“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提交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含食品类别)等材料(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申请)。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洛神花属于“干花”类植物产品(HS编码:1212.99.90),需向海关总署申请《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审批时间约15-20个工作日),首次进口必须办理。
尼日利亚出口许可:出口商需在尼日利亚出口促进委员会(NEPC)注册,获取出口资质。
生产加工企业备案:若洛神花为深加工产品(如茶包、提取物),加工厂需在中国海关总署备案名单内。
植物检疫证书(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由尼日利亚农业检疫局(NAQS)签发,证明货物无活虫、土壤残留及检疫性病害,符合中国《进境植物检疫要求》。
卫生证书(Sanitary Certificate):若洛神花用于食品用途,需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AFDAC)出具卫生证明,确认产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普通原产地证(CO):由尼日利亚商会或贸工部签发,证明货物原产自尼日利亚。中国与尼日利亚暂无自贸协定,无法享受关税优惠,但仍需CO用于清关。
非木质包装声明:若使用木质包装,需提供IPPC熏蒸证明。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注明产品名称(Roselle/Hibiscus)、规格(如整花萼、切片)、单价、总价、贸易术语(如FOB拉各斯港)。
装箱单(Packing List):列明每箱净重/毛重、包装材质(如编织袋、纸箱)、总件数。
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收货人需与国内进口商名称一致,标注“CLEAN ON BOARD”。
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由第三方机构(如SGS、Intertek)出具,证明农药残留(如毒死蜱≤0.01mg/kg)、重金属(铅≤3mg/kg)符合中国GB 2763-2021标准。
微生物检测报告:针对即食类产品(如洛神花茶),需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指标。
标签预审:根据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设计中文标签,内容需包括:
品名(如“尼日利亚洛神花干”)
原产国(尼日利亚)
生产日期/保质期
贮存条件(如“阴凉干燥处”)
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
营养成分表(若为预包装食品)
报关委托:提供报关委托书、电子报关单草稿,确认HS编码与监管条件。
换单申报
进口报关单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原产地证(CO)、植检证、卫生证书原件
商业发票、装箱单、合同
中文标签样张及合格保证书
货到港(如深圳盐田港、上海洋山港)后,凭提单换提货单(D/O)。
通过“单一窗口”提交:
现场查验与实验室检测
感官检查:是否有霉变、虫蛀、杂质。
抽样送检:重点检测农残、重金属及微生物指标。
海关对货物实施:
检验周期约5-7个工作日,合格后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税费缴纳
关税:普通税率10%(无协定优惠)。
增值税:按9%征收(计税基础:CIF价 + 关税)。
滞港费:若未及时提货,港口仓储费约¥50-100/天(冷藏柜费用更高)。
标签加贴:若未预印中文标签,需在海关监管仓库加贴后方可放行。
销售合规:保留所有检测报告及清关文件,供市场监管部门抽查。
文件缺失:未提供《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或卫生证书。
标签不合格:未标注保质期或营养成分表缺失。
检疫不合格:检出活虫(如豆象)或农残超标。
出口前预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尼日利亚产地货物进行装柜前检测。
选择专业代理:委托熟悉非洲农产品进口的报关行,提前预审单证。
购买保险:投保“货物运输险+检疫不合格险”,降低经济损失。
拼柜运输:中小进口商可与其他非洲农产品(如加纳乳木果油)拼柜,分摊海运费。
集中申报:多批次货物合并申报,减少单票报关成本。
政策利用:关注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下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部分港口提供非洲农产品清关绿色通道。
进口尼日利亚洛神花的关键在于提前办理检疫许可、严控文件合规性及强化质量检测。企业需注意:
首次进口务必申请《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避免到港后无法清关。
确保尼日利亚官方出具的植检证、卫生证书真实有效,并与提单信息一致。
优先选择在尼日利亚设有分支机构的货代公司,协调产地文件与物流衔接。
随着中非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深化,提前布局合规供应链的企业将更易抢占健康饮品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