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凭借其高效的通关流程、免税政策及完善的物流网络,成为全球转口贸易的重要枢纽。本文针对货物经香港码头进口清关后,通过仓库换柜重新出口的流程进行解析,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1. 清关前准备
委托清关代理:选择持牌报关行或物流公司(如DHL、嘉里物流、中外运),签订代理协议,明确服务范围(报关、缴税、提货等)。
文件准备:
正本提单(B/L)或电放提单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
装箱单(Packing List)
原产地证(CO,如适用关税优惠)
特殊文件(如进口许可证、卫生证,针对食品、药品等管制货物)。
2. 进口申报与提货
电子报关:代理通过香港海关电子系统(CEDARS)提交进口申报表(表格1),申报货值、品名、HS编码等。
免税政策:香港无进口关税,但需缴纳0.03%~0.04%的从价印花税(仅限部分商品)。
码头提柜:代理凭提单及海关放行通知,向码头支付THC(码头处理费)、仓租等费用后提货。
3. 关键注意事项
暂存保税仓库:若需延迟转运,可存放于香港保税仓(如亚洲货柜物流中心ATL),避免缴纳本地销售税。
敏感货物处理:危险品、药品等需额外申请许可,并符合香港《进出口条例》规定。
1. 换柜需求场景
货物分拆/拼箱(LCL→FCL或FCL→LCL)
原集装箱破损或需更换运输包装
调整目的地或运输方式(如海运转空运)。
2. 换柜操作流程
步骤1:申请海关监管
向香港海关申报“转运货物换柜”(需提供原进口提单、新出口提单及货物清单),获准后在海关监管下操作。
步骤2:选择合规仓库
租用具备海关监管资质的仓库(如HACTL、现代货箱码头仓库),确保换柜过程可追溯。
步骤3:换柜操作
拆柜与分拣:在仓库内拆箱,按新订单分拣货物,记录货物状态(拍照留存防争议)。
更换包装/集装箱:
使用符合运输标准的集装箱(如海运柜需贴封条并记录编号)。
危险品换柜需由专业人员操作,符合IMDG规范。
步骤4:重新报关出口
代理提交出口申报表(表格2),申报新目的地、货值及箱号。
准备新提单(注明转运信息)、更新装箱单及发票。
步骤5:装运出港
新集装箱交付码头(如葵青码头、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装船/机运往最终目的地。
主要费用
清关代理费:HKD 500~1,500/票
码头费用:THC约HKD 2,000/柜,仓租HKD 50~100/天/柜
换柜操作费:HKD 1,500~3,000/柜(含人工、监管费)
文件费:HKD 200~500(如更新提单、出口申报)。
时效参考
进口清关:1~2个工作日(文件齐全)
换柜操作:1~3天(视货物复杂度)
出口申报:当天完成。
货物滞留风险
问题:原产地证缺失导致清关延误。
方案:通过香港“自由转口”政策,以“形式发票”暂代部分文件(需提前与代理确认)。
海关查验应对
问题:海关随机抽查换柜货物。
方案:保留原进口文件与新装箱记录,确保货证一致。
税务合规
问题:货物误入香港本地市场需缴销售税。
方案:严格区分“转运”与“进口”,使用保税仓隔离货物。
查询工具:
香港海关官网“货物转运系统”(查询实时申报状态)
香港的“自由港”属性和高效物流体系,使其成为全球转口贸易的理想中转站。通过专业代理完成进口清关与换柜操作,企业可灵活调整供应链,减少库存压力。关键点在于:
提前规划换柜需求,选择合规监管仓库;
确保全程文件可追溯,避免税务风险;
利用香港“7×24小时”通关优势,压缩中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