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港8类腐蚀品危险品出口文件准备全指南
8类危险品(腐蚀性物质)涵盖酸类(如硫酸、盐酸)、碱类(如氢氧化钠)及其他腐蚀性化学品,其出口需严格遵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及中国海关、海事部门监管要求。广州南沙港对腐蚀品的操作规范严格,企业需提前备齐资质文件、技术报告及合规包装证明。本文系统梳理出口8类腐蚀品的关键文件清单、申报流程及实操要点,助力企业高效通关。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生产企业或贸易公司需持有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进出口经营权:完成海关备案,取得《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回执》。
特殊许可证:
若货物含易制毒、易制爆成分(如浓硫酸、硝酸),需办理《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
部分高浓度腐蚀品需环保部门审批(如废酸出口需《危险废物出口核准通知单》)。
UN编号与分类:根据IMDG CODE确定货物类别(如UN1830-硫酸,8类,PG II)。
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报告:由海关认可实验室出具,明确腐蚀性等级(如pH值、金属腐蚀速率)、包装要求及应急措施。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需包含第14部分(运输信息),标明腐蚀性类别、包装组别及兼容性说明。
UN认证包装:使用耐腐蚀容器(如塑料桶、内衬防腐涂层的钢桶),通过《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取得性能证(如“UN1H2/Y150/S”)。
危包证:装货后申请《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由海关或指定机构签发。
外包装标签:
8类腐蚀品标识(液体腐蚀品:上方为液体流下腐蚀手和金属的图案;固体腐蚀品:腐蚀金属和木材的图案)。
UN编号、正确运输名称(如“硫酸,8类,UN1830”)。
附加标记:
方向箭头(↑)标明货物放置方向。
包装等级(如PG II)。
合同、发票、装箱单
报关委托书(若委托代理)
海运提单(B/L)
危包证(性能证+使用鉴定结果单)
《出口危险化学品企业符合性声明》(企业盖章,声明货物符合安全要求)
MSDS及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报告
特殊许可证(如两用物项许可证、环保批文)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通过广州海事局“一网通办”提交,注明积载隔离要求(如远离碱性物质)。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单》:向南沙港务部门申请,指定专用装卸区域(如腐蚀品隔离堆场)。
HS编码:根据成分归类(如硫酸归入2807.0000),申报要素需注明“8类危险品,UN1830”。
申报规范:
货物名称:“硫酸(8类危险品)”。
包装方式:“UN1H2塑胶桶,每桶净重25kg”。
单证一致性:核对危包证、MSDS、UN编号是否与申报一致。
包装检查:
密封性测试(如无泄漏)、标签张贴完整性。
包装材质是否与货物兼容(如氢氟酸不可使用玻璃容器)。
安全防护:查验人员需穿戴防腐蚀装备(如橡胶手套、护目镜)。
海关可能取样检测pH值、腐蚀性强度是否符合申报值。
危险品舱位申请书:注明货物UN编号、包装类别、积载要求(如甲板下通风处)。
MSDS及危包证:船公司审核通过后签发订舱确认书。
《集装箱装箱证明书》:由持证装箱员签署,证明装箱符合IMDG规则。
隔离声明:如与氧化剂(5.1类)隔离,需在装箱记录中注明。
泄漏应急方案:包括中和剂(如碳酸钠用于酸泄漏)、吸附材料清单。
运输应急联络卡:随货附上联系人电话及应急处理指南。
风险:海关退单,延误船期。
应对:提前1个月办理包装使用鉴定,确保证书在有效期内。
案例:漏贴方向箭头或腐蚀品标识,导致查验不通过。
解决:装柜前按IMDG CODE逐项核对标签清单。
优化建议:
提前10-15天启动海事、港口申报流程。
选择直达航线,减少中转环节。
文件准备:3-5天(含鉴定报告、许可证办理)。
申报与审批:2-3天(海事、港口、海关审单)。
装船出运:1-2天(视船期安排)。
总周期:约7-10个工作日(无异常情况下)。
广州南沙港8类腐蚀品出口的核心在于资质合规、包装达标、单证精准。企业需重点关注危包证有效性、标签标识完整性及特殊许可证办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与IMDG CODE认证的包装供应商合作,确保包装耐腐蚀且密封性达标;
提前预审MSDS和申报信息,避免因单证错误导致退运;
与专业危化品货代合作,熟悉南沙港腐蚀品操作规范(如专用装卸区要求)。
合规是效率的前提,务必动态关注海关总署及海事局政策更新,确保全流程合法合规。